企業增長的兩種方式
1、開源
開源是企業增長的主要方式。
是指通過內部管理效率和能力建設,構建長期發展的能力,特點是擴張和追求規模:服務更多客戶、覆蓋更多的市場,從而形成企業收入和利潤的雙增加。
如何做到開源?
就是不斷提升內部的管理效率及能力,就如華為在1998年開始拜師IBM,引入IPD體系,以及后來的戰略管理(BLM)、營銷管理(LTC)、供應鏈管理(ISC)、財經管理(IFS)等領域的變革,讓華為的內部管理效率以及組織能力跨入世界級企業。
這些動作是面向能力和整體效率、是需要長期構建的,很難在短期內看到效果。要求企業必須有很強的戰略定力和持續投入,這對企業的最高管理者有著很高的要求。
開源能力的建設,在經濟周期向好時開展是最好時機,因為此時企業業績在增長、員工收入在增加,大家士氣高昂,企業也有經濟能力承擔變革的費用、甚至失敗的風險。
所以修屋頂要趁陽光燦爛時、莫要等到陰雨天。
2、節流
節流是指在內部通過正確做事、減少浪費,實現顆粒歸倉、增加利潤,和開源是相對的增加利潤的方式。
包括節約式的節流:比如省水省電、節約辦公費用,甚至裁員降薪。
但這種節約式的節流,有時往往會損害企業的主業務的潛力,對將來企業長期能力發展并無益處。
另外一種節流則是圍繞企業的主營業務:產品和服務展開。通過做正確的事、正確地做事,減少企業在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中的浪費,特別是產品的高效降本,才是企業應該采取的主要節流方式。
現在經濟處于下行周期,大部分企業收入和利潤雙降。同時市場競爭又十分激烈。甚至很多企業已經陷入虧損。
企業的老板們已經捉急上火。下步該怎么辦?
目前企業老板最著急的就是打一場勝仗:要看到短期內利潤的增加-盡快造血、增加企業的現金流,穩定軍心和隊伍。
以便在如此卷的時代、能夠比對手活的更長,活到經濟的下一個上升周期的來臨。
那么在這個紅海競爭和經濟下行時代,該如何才能快速造血呢?
顯然用開源的方式有些不大現實。畢竟開源是長時間的能力構建過程,見效需要時間,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有點遠水解不了近渴。
所以,此時此刻,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,來一場產品的降本增效的攻堅戰是最為急需的!
華為是如何做降本增效的
任正非在1998年說:“規模是優勢,規模優勢的基礎是管理。大規模不可能自動地帶來低成本,低成本是管理產生的,盲目的規?;遣徽_的,規?;院鬀]有良好的管理,同樣也不能出現低成本”。
所以華為產品在不降低質量標準的情況下的低成本,是靠長期的管理方式產生的。
華為一方面通過開源的能力建設、不斷提升規模和利潤;同時也通過科學的管理手段,減少不必要的浪費,實現產品的低成本和高價值。在市場上相比競爭對手、處于絕對競爭優勢。
華為公司成本管理模型:駱駝模型
上圖是華為產品成本管理模型-駱駝模型:
1、成本是戰略的組成部分
2、研發是降本的源頭和主力軍
3、采購是降本的先鋒
4、降本是所有組織端到端、協同作戰的行為
5、通過文化理念、組織、流程、考核激勵等手段,把降本落實到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階段中。讓產品降本說到做到。
那么,該如何借鑒標桿企業的降本方法論?實現企業自己的降本,變成實實在在的利潤增加?
歡迎聯系我們:包降本結果的咨詢服務(3個月不達降本目標、不收取對應費用)
咨詢電話:4008-878-272 / 15323780246(微信同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