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TR (Issue to Resolution ),從問題到解決。
這里的Issue指的并不是問題,大多數是 trouble 或者 problem 之類的,但是為什么我們用 issue這個詞呢?因為 issue 具體指的是一些重要的議題、以及爭論的問題。
ITR系統實際上要解決的不是一個客戶投訴的事情,它是要解決客戶的需求或者服務請求。
比如客戶買了你的設備,他在用設備的過程中,突然想起來這個地方是不是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功能,或者說這樣的操作是不是更好,可以通過流程給企業一個反饋。他也可以和我們的廠家一起去提出這樣的要求,如果要進行網絡升級,可以請廠家的工程師幫他升級。
很多企業把客戶的服務請求和投訴混淆起來,這就很難關注問題處理以后價值的提煉,通過流程可以挖掘客戶的一些線索或機會點,把一些問題化解為新產品或者新功能,這需要三大業務流之間互通。
一、ITR服務流程體系的四大模塊
ITR 和IPD、LTC三者稱之為一級流程,而ITR流程體系的四大模塊則稱之為二級流程。
第一個模塊:管理技術服務請求。比如客戶有什么樣的技術問題,提出要求后,我們就幫助他去解決,可能是設備有故障需要我們解決等等。
第二個模塊:管理非技術服務請求。比如華為提供的很多培訓服務都屬于這塊,需要安排具體的場地、老師,這不是由技術部門實現的,而是由一些管理部門實現的。
第三個模塊:管理備件服務交付。并非每個企業都需要,比如有的公司就只有產品和軟件,不存在備件一說。
第四個模塊:管理客戶投訴。由三個小模塊組成:服務/投訴請求受理、服務請求/投訴處理和服務請求/投訴關閉。
管理客戶投訴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東西,如何才能管理好客戶的這些問題呢?
這里就涉及到SLA和OLA這兩個協議了。
SLA (Service Level Agreement) 服務等級協議,即企業對客戶的服務承諾。
比如受理的時間、解決的時間、服務的質量標準,比如賓館里的標準就是客房保持整潔、及時打掃,還有服務部門、服務人員的配置、備件的要求,都屬于服務質量的一個部分。
OLA (Operation Level Agreement )操作級別協議,即在企業內部,為了達成對客戶的SLA,各個部門以及設備分別使用的時間、質量標準,還有一些配置。
比如要完成某個設備的維修,可能需要兩個部門及一臺設備來達成。
部門A需要1小時 5 分鐘,部門B需要1個小時,用1臺設備去運行和修復,總共需要2小時5 分鐘,這是內部的OLA,那要去看SLA。假設對客戶的承諾是一個半小時,現在 OLA 是2小時 5 分鐘,顯然不能達成 SLA 的要求。
因此通過 SLA 倒逼內部 OLA 的效率提升,才能夠達成面向客戶的SLA。
SLA 是這個行業的一些慣例制定的,但是又不能完全按照行業的慣例,比如企業希望能夠通過服務來打動客戶,就需要把 SLA 做的比本行業的其他企業好一些,突出一些特別的優勢,比如海底撈的SLA就比同行要好很多,帶來了許多生意。
當客戶的問題進入ITR系統以后,每一個問題都會有一個問題單,無論是企業的內部還是客戶,都可以憑借問題單查詢問題處理的狀態,回溯問題處理的整個過程。
問題單在每個環節都有既定的時間要求和質量要求,這就是OLA。需要在流程中去定義,也是考核點,作為角色績效管理的一個部分,那么流程的 IT 化也會使得問題的處理過程更加迅捷,也可以跟蹤和追溯。
二、ITR流程體系組織的三線要求
ITR 流程體系組織分為三層:一線、二線、三線。每一層每一線對員工的要求不同,
一線的要求:工程師,有一定的技術能力,能夠解決常見的一些問題。同時也可以在技術專家的指導下解決一些疑難的問題,或者執行技術專家提供的一些技術方案。
二線的要求:專家級別,技術比較全面,能夠打通各個相關的專業領域,而且經驗比較豐富,能夠去指導并且協助一線工程師解決疑難的問題。
三線的要求:屬于研發體系,又是相對獨立于開發的一條主線,它專注于產品的維護,解決產品的缺陷、質量等相關問題。
當二線專家無法通過常規手段去解決問題的時候,問題就會上升到三線團隊,三線團隊必須要給解決方案,它可能是一種臨時的解決方案,但也會有長久的解決方案。
三層人員分別隸屬于不同的職能部門,一線比較接近客戶,一般是區域的維護團隊,二線一般在總部,三線隸屬于研發,怎樣才能把這三個不同屬性的團隊鏈接起來,并提高效率?這要通過流程和績效的管理。比如現在的流程很明確,當一線工程師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,就會通過某一個渠道升級到二級專家,這是流程上的一些規定。
如果只有流程沒有管理規則,就會出現以下兩個問題:
第一個問題:一線工程師會不會看到有一點問題就往上交?
管理上有一個991規則:90% 的問題一定要在一線解決,只有 10% 往二線提交。二線的這 10% 里的 90% 也必須在二線解決,只有最后的 10% 向研發提交。
如果最終的結果優于991,就可以考慮減少二線、三線人員的數量。降下來的成本可以用來提高一線隊伍的待遇。如果三條線或者某一條線達不到標準,就要從兩個方面追溯
1、員工的技術能力和問題處理能力是不是達標,如果培訓還不能達標,就考慮調整崗位。
2、產品的質量是否達標,產品的可維護性是否達標,要從產品開發的角度去回溯。
第二個問題:二線專家接不接這個問題?
二線專家必須要去接這個問題,因為規則里面會有這些要求。
ITR 流程不是憑空而來的,它是基于企業發展的戰略,把企業服務業務流程的優化實踐給固化下來,并且通過 IT 進行承載,通過管理 OLA 實現對客戶服務的承諾,也就是 SLA 的達成。ITR 本身不是部門的概念,它是流程的概念, 貫穿了服務和研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