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企業為什么要進行IPD變革
隨著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,企業內外部的環境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。從外部看,宏觀環境條件、客戶和市場喜好、競爭格局都可能發生變化。
1、宏觀環境條件逐漸VUCA化
各行各業的法律和政策性管控趨嚴,不僅僅是在房地產、金融等國家強監管的行業,在食品、醫藥、醫療、餐飲行業也有很多新政策,如何更好的合規漸漸成為企業要應對的挑戰;同時經濟加速發展,市場交易提速,如何更好更快的進行本行業的經濟活動,也是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。
當前國際上一些國家惡意阻撓我國發展,全球化國際化大融合受到影響,但是更長遠的看全球一體化是必然的,在兼顧國內經濟循環的基礎之上,在國際大環境中如何更好的進行業務運作,是企業長期要考慮的戰略。
社會、環境、技術和人口等諸多因素都在發生變化。典型的案例就是教培行業受政策影響,從蓬勃發展到一地雞毛。
2、客戶和市場喜好變化
人類社會不斷發展,經歷了原始時代、農業時代、工業時代、信息時代,將來會進入到智能化時代。物質基礎發展迅猛,供大于求的情況比比皆是。
市場已經不再是過去的賣方主導,而是轉變為買方主導,客戶有更多的選擇權,此時企業要基業常青,就必須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,用更快、更好、更便宜、更容易交易、更好的用戶體驗、更適合的身份象征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客戶。
此時誰能做到以客戶為中心,重整產品/服務、流程、組織,誰就更容易勝出。
此時線下的各類商超和賣場,被線上淘寶、拼多多、仆仆等線上取代;傳統的個人PC霸主IBM被服務更好更周到的DELL、聯想代替。拼多多的市值一度超越阿里,更是京東的四倍。
3、競爭格局變化
競爭是企業之間亙古不變的話題,正如戰略管理大師波特所言,競爭的來源是多種的:有供應商、客戶、同行競爭者、替代競爭者、潛在競爭者;同時競爭方式也是多種的:規模、成本、差異化;更重要的競爭還是多維的:有愿景/使命/核心價值觀層面、戰略目標層面、結果的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層面、過程的管理系統層面、能力層面,其中過程層面就是管理架構、流程與IT支撐構成。
企業之間從拼產品、到拼服務、再到拼價格、甚至拼系統能力。不同的時代下,不同企業比拼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。
從內部看,不同發展階段的有不同煩惱,在上一期有詳細講解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上期《悟道:IPD變革前的企業自我認知》。
正是因為這些內部和外部的變化,導致企業需要敏銳感知,擁抱和響應變化,通過變革使其立于不敗之地。
二、企業變革的時機及模式選擇
1、創業期的企業,處于原型階段,業務關鍵詞是定位,規模處于幾十萬、幾百萬、甚至上千萬,此時變革模式可以采用問題驅動,以創始團隊為變革賦能的主體。建議主題包括DSTE(戰略到實現閉環)、明星產品打造、頭部客戶攻堅、決策與績效綜合賦能。
2、指導期的企業,處于塑形階段,業務關鍵詞是聚焦,規模處于幾千萬到幾個億,此時變革模式也可以采用問題驅動,以骨干團隊為變革賦能的主體。建議主題包括產品研發提速、產品研發提質、產品研發降本增效、產品研發增產增收。
3、分權期的企業,處于完型階段,業務關鍵詞是快速擴張,規模處于大幾億、幾十億、甚至過百億,此時變革模式可以主動規劃(戰略驅動),賦能對象首先是試點團隊,推行階段就變革逐漸賦能全員。此時為變革關鍵期。
4、協調期的企業,介于完型期轉型階段,偏向轉型階段,業務關鍵詞是穩健擴張,此時的企業規模應該是行業前三甲,甚至是第一名。變革模式建議采用持續迭代演進。賦能對象是全員。此時為變革關鍵期。
5、合作期的企業,處于跨型階段,業務的關鍵詞是再專注,此時的企業規模已經不僅是一個行業的頭部,也向相似、相近、相交、相互的行業進軍,逐步形成點線面體的系統戰略。此時為變革關鍵期。
寫在最后的話:雖然創業維艱、守業更難,但相信每個企業家都是因為熱愛,所有全力以赴的投入,讓我們擁抱變化,積極變革,跨越發展周期,實現從偶然到必然。